海安两校在第八届长三角家校合作交流征文活动中荣获佳绩
10月29日至31日,第八届长三角家校合作交流会在浙江金华浦江举行。本次活动由长三角家校合作研究与指导联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及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以“践行‘三个注重’,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汇聚区域智慧,交流实践经验,共同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创新。

前期,海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组织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并进行专题指导和精心打磨。经专家组严格评审,本届征文共评选出一等奖27项、二等奖87项、三等奖156项。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吴雪琴、吉顺琴撰写的《社工浸润赋能儿童积极心理培养的协同育人实践》荣获一等奖,并作为代表受邀现场参会;海安市实验小学杨晔撰写的《刷“新”微视频,传承好家风》荣获二等奖。


作为长三角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高水平研讨平台,本次会议邀请多位专家作专题报告,部分获奖代表分享了协同育人的优秀案例与实践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参考。会议指出,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之一,探索校家社协同育人新路径,是履行新时代教育使命、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学校应共建“互能型”协同生态,推动各方从简单叠加走向深度融合;深化智慧协同研究,以数字化、智能化重塑协同机制;探索一体化协同路径,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长三角实践方案。

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作为一等奖获奖单位,全程积极参与、认真学习。该校成果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构建“教师+社工”双师协同育人模式,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的实施路径,有效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资源,共绘育人同心圆。
未来,海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将以本次长三角家校合作交流会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为引领,总结推广各学校的优秀实践成果,不断优化共育路径、丰富共育载体、凝聚共育合力。同时,将继续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鼓励广大教师深耕校家社共育研究,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赋能育人实践,为促进区域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