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智伴成长·慧育未来
——AIGC赋能学前教育”交流研修活动在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举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动,探索人工智能在学前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4月23日至24日,南通市“智伴成长·慧育未来——AIGC赋能学前教育”交流研修活动在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举行。南通市教育局人事处副处长任海宽,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陈夷秋,南通市教师发展学院办公室主任陈晓晔,海安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圣红,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电教部主任周庆出席了此次活动,南通各县市(区)共30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任海宽发表讲话。他表示此次活动是我们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创新探索。在拥抱技术变革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守教育初心,让人工智能放大教育的温度、增强育人的力量。
陈夷秋在主持活动中提到,我们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学前教育融合的新途径,提升南通市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走向深入。
朱圣红代表海安市教体局致欢迎辞。她认为此次活动必将有力推动海安市学前教育数字化教学研究,海安教育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引领各校师生开展AI教学研究,为教育的科学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书生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与学活动设计》的专题讲座,阐释了AI在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中的应用前景,为大家打开了“AIGC赋能教与学活动”的新思路。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电教研训员缪小春以《人工智能赋能游戏化教学中资源创设》为题,讲解了大量AI应用于教学的案例,现场演示了AI快速生成教学素材的过程,帮助老师们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
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园长董晓娟以《智玩AIGC,构建慧学新样态》为题,分享了幼儿园借助AIGC重构教学场景的实践经验。
一节节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展示,生动诠释了AI赋能教育的创新样态。执教老师们巧妙运用AI技术,构建了沉浸式、探究式的学习场景,实现了AI技术与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海门区教体局幼教教研员姜琴,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正高级教师周云凤、海安市明道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洪燕娟分别就观摩活动进行点评,深度剖析了教学亮点与改进方向。
四位老师结合幼儿园课程实践案例,解析AI在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生成活动、区域游戏中的创新应用,分享了如何利用AI技术动态地、持续性地支持幼儿的发展,助推课程的不断深入。
在长江路幼儿园,AI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钥匙。孩子们用智能工具触摸自然的脉搏、解码探索的奥秘。自主有序的活动场景、专注投入的游戏状态与环境的高质量互动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当人工智能的温度与教育的初心相遇,我们终将抵达智慧教育的理想之境。此次研讨活动不仅是一次AI技术应用的展示,更吹响了学前教育数字化的号角。海安幼教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好地拥抱和利用人工智能,以创新的姿态,为南通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