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础教育>详细内容

基础教育

追随儿童成长 共话科学衔接

文章来源: 作者:丁晓舟 发布时间:2024-12-1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及《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幼小衔接的有效途径。12月13日,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开展了幼小衔接课程分享交流活动。活动由保教主任王晓雪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9b60a9b7552f4f4a8909b1300ed8e183.jpeg

培养幼儿的任务完成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久的过程。茆雁鹏老师分享的《小小任务执行官》以幼儿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为切入口,以培养幼儿的任务执行能力为目标开展的一系列生成性课程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制定任务清单、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应根据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活动需要提供和更换图书,并给予幼儿充足的阅读时间,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张莉老师以“幼小衔接之阅读准备”为目标,分享了班本课程《奇书妙想》,通过了解书的结构、给书籍分类、图书馆打卡等活动培养幼儿对读书的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进入小学做好前阅读准备。

355a058d877b4b79b20b6494b602e70d.jpeg

良好的计划意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与规划能力。高成凤老师分享的班本课程《计划小达人》以培养幼儿的计划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从如何制定计划、怎样制定计划、制定个人计划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在课程实施中,幼儿能够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完成任务,学会了有效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任务,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准备和生活准备能力。

“衔”有温、“接”有度、“行”有方。王晓雪主任对三位老师开展的幼小衔接主题下的课程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当前的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延长衔接时间轴,削降“陡坡”,绵延“缓坡”。二是传好环境接力棒,不乘“电梯”,搭好“阶梯”。三是优化课程衔接表,不求“高速”,力求“续速”。

本次课程分享活动为全园教师搭建了经验共享的平台,也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幼小衔接的有效融合点、关键着力点和关注焦点。长江路幼儿园的全体教师会进一步深化学习幼小衔接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班本课程,实现让坡度更舒适、让梯度更合理、让速度更适宜,让每位幼儿更灵动地成长!

终审:基础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