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场课程审议思考的声音!
为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建构与实施能力,助推教师对课程的学习力和行动力,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需要服务,11月29日,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基于课程分享背景下的课程审议思考”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采用“线上看视频+现场研讨”的形式进行。三位中班老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角度出发,链接其生活,追随其脚步,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开展课程。她们从课程缘起、脉络、实施、感悟等多个方面,采用PPT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了生动详尽的梳理与讲述。
朱老师的课程源于孩子,也服务于孩子。以一位新转园孩子为主线,通过六个问题的探索,贯穿课程的整个脉络图。通过谦让与互动、坏情绪有办法等,丰富了孩子们社会交往的经验。
孩子对生活区的厨房面点好奇,陈老师精准抓住游戏中的契机,将面粉引入课程,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帮助孩子在看看、吃吃、玩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经验。该课程巧妙地融合了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陈老师充分利用学校自然资源——香橼树,跟随孩子们的脚步,通过触摸、嗅闻、称重、测量等,帮助孩子一步步建构对香橼的认知,激发了进一步的探究兴趣,发展了孩子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回归真实感知,体悟自然伟大。
老师们利用日常工作中的碎片化时间,积极观看三位老师录制的课程故事视频,汲取来自不同角落的教育灵感与智慧,不断地提升自我。
大家在观摩聆听和思想碰撞中感受到了课程故事的精彩,围绕课程给幼儿可获得的关键经验、课程资源利用、课程实施中的亮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建议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反思。
副园长谢静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三个课程故事一一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宝贵建议。谢园长特别强调幼儿园课程审议应该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课程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衡量,并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相匹配。建议老师们进一步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促进各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提高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