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课程、 研新思、促前行 ———沙岗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前审议教研活动
———沙岗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前审议教研活动
为了有效整合资源,深度探寻“儿童与课程”,提高班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3月15日中午,沙岗幼儿园召开了《思课程、研新思、促前行》的班本课程实践前审议教研活动。
分享预设想
活动伊始,依据我园十四五劳动类课程,小班、中班、大班围绕劳动课程进进行了本学期班级的班本前审议分享活动。
小班预围绕《嘿!种子》这一生活化课程,展开活动,从种子初体验——种子初探秘—种子初成长—种子游戏,依托班级幼儿发展现状,预在方方面面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中班从“树说我们的故事”大自然项目出发,展开活动,从树之缘——树之问——树之趣——树之爱——树之益,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点,探索大树的秘密、作用以及激发幼儿保护树木的情感。
大班预围绕《“菇”娘成长记》劳动类课程展开活动,课程通过寻菇之旅——菇菇成长记——菇菇有营养,让孩子走进菇菇,在寻找、观看、种植、照顾的过程中感受《“菇”娘成长记》的独特魅力。
聚审议、研思路
研思路——促主题价值最优化
围绕儿童、主题、资源,老师们针对《菇娘成长记》进行前审议活动,在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思考,如何才能在班本活动中发现儿童的经验和需求,陆娟老师表示还是需要基于《指南》、《纲要》,与幼儿发展基础现状进行结合。
周凡滟老师表示,在班本设计的定位、价值、脉络、资源等要做理性判断。可以借助多种载体,如调查、做访问、做计划等从幼儿、家长、教师三个温度来解读儿童、解析主题。
在资源利用方面,刘香老师表示,需要考虑到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要把资源利用单一化,认为只有家长或者只有社区,资源的利用应该是多面化的、具有深度性的。
聚审议——建合理实施计划
在三审环节,沙幼老师围绕目标、路径、内容进行了分析研讨,认为《菇娘成长记》在这三个维度上呈现出了简单化、过于具体、适配度不高的问题。
因此,在目标设定上,建议增加情感角度,同时,关注幼儿兴趣点,在能力和认知上细化、具体、有针对性。
在路径再优化,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添加:探索种植菇菇的环境、温度、地点以及照顾中出现的问题等进一步深化课程的生长点。
主持人陆娟老师总结,在班本实施过程中,要允许活动开展的交叠效应,同时接受活动中的节外生枝。
头脑风暴——分组研讨
在《菇娘成长记》班本前审议的基础上,小中大分组对剩余两个进行了审议活动,小、中班组进行再完善,并生成文本班本申报、审议表。
01 小班组
小班组针对《嘿!种子》提出,在活动内容上,需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实施课程,让活动过程不要过于空泛化,同时,及时调整一些创意活动,要有亮点、有特色。
02 中班组
中班组结合全场智慧,重组实施路径,让活动内容更符合中班幼儿年龄段,同时更具有实施性。
03 大班组
大班在原有基础上,优化《菇娘成长记》的路径,活动中加入孩子们讨论、谈话、记录表等多种形式,让主题价值更升华,让活动更丰富。(图10)
课程审议,如同出门旅行前的攻略计划,是有预想的先行,相信,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沙幼老师们在试行班本活动中的每一步都会掷地有声、回音不断。未来,教师将在追随儿童的经验下不断引发新的学习支架,使设计走向实践,在构建班本多样化的生态中继续前行,逐步成为一名眼中有儿童、心中有理念的教育者。
用户登录